首页 >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时间:2024-03-28 16:27:27 浏览量:52447

武松喝的酒到底多少度

武松喝的十八碗酒等于现在多少白酒,有什么依据?

这个问题有意思,值得好好科学分析一下。

武松在景阳冈前喝酒,店小二最多只肯给三碗,说“三碗不过冈”。武松偏偏不信邪,一口气喝了十八碗,最后还坚持去过冈,并打死一只老虎,成为打虎英雄,一举成名。

(武松喝酒剧照)

首先说一下景阳冈的地理位置,位于如今的山东省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

再来说说武松所处的朝代,北宋徽宗时期。

略有酿酒常识的人应该知道,不管是用谷物、还是用水果酿酒,如果只经自然发酵,是酿不出高度酒的,高度酒必须经过蒸馏提纯而成。

那么宋朝有没有掌握蒸馏工艺?一般说法认为,蒸馏工艺始于元朝,明人李时珍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这里所说的烧酒就是蒸馏酒。上世纪70年代,考古人员曾从河北承德地区发现一个金代烧酒锅,实际上就是一个蒸馏器。2006年,吉林大安也发现一处辽金时代的烧酒锅灶,经复原实验,这一“锅灶适合酿酒蒸馏,且有出酒快、效率高的特点”,“故可认为,辽金时期已经有商业生产的谷物蒸馏酒”。那么宋朝可能已经掌握了蒸馏酒工艺。

那么是不是说的武松喝的就一定是高度的烧酒了呢,看看原文,店家说:“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景阳冈当时应该属于很偏的地区,普通农户应该没有掌握蒸馏酒这种工艺,再加上喝之前武松要店家过筛,应该就是经自然发酵的低度酒。

那么当时的低度酒大概多少度,经过很多专家和学者考证,当时酿造的黄酒或米酒度数大概在10到20度,也就相当于如今啤酒的度数。宋朝喝酒用的粗瓷碗,大概相当于三两,武松喝了十八碗,也就相当于如今的5到6瓶啤酒。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古人的酒量真的是太差了。(这样换算又感觉不太严谨,就好比现在的黄酒度数也不高,但能喝6瓶黄酒的人也寥寥无几吧)

(宋代粗瓷碗)

那么假设武松喝的是经蒸馏过后的山东烧酒呢。《水浒传》作者施耐庵位于元末明初,那个时候古人蒸馏酒制作工艺已经很发达,假如作者写文章的时候没有仔细去考究宋代的酿酒工艺,认为武松喝的就是烧酒。据考证,元朝的酿酒工艺已经可以使酒精度数达到50度,那么武松喝了5斤多50度的高度酒,想想这种酒量有多么的可怕。

武松在上景阳冈前喝了十八碗酒,为什么十八碗酒要用十八个碗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

古代的酒基本上就是现在的米酒,也叫水酒,酒精度不高,和啤酒差不多,可以拿它来解渴。从智取生辰纲那段也可以看出来,喝酒用瓢,大热天的,喝酒就是用来解渴的。当时的酒可以碗论,也可以以桶论,以坛论。

景阳冈酒店的酒度数稍微高,号称三碗不过岗,在武松来之前,很少有喝完三碗不醉的。所以上酒的时候就以碗论,就是合一碗多少钱,而不是以桶或者坛子来论。以坛或桶肯定是便宜啊(算批发吧)~

为什么最终上了十八碗?其实武松能喝多少,谁也不清楚,恐怕连武松自己也不清楚。所以最终没上桶或坛子,是以三碗为单位,三碗三碗的上。店家稍微做点手脚,一碗少倒点,一碗的酒钱就出来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喝高了怎么给你算账,不能店家说多少就是多少吧?但是有碗在就不一样了。直接数碗就可以了。如果当时知道能喝这么多,直接上坛子要一个碗就够了。这不是不知道能喝多少吗?

最后一点,喝一坛子或两坛子,这个容量多少读者感受不出数量的多少,来个十八碗就不一样了,不管是视觉还是听觉上都会感觉,嗯喝的不少。这更能体现武松打虎的厉害。

武松喝了十八碗酒没醉,大家说那时候的酒度数低,但

水浒里有不少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场面,不过描写都是比较粗糙的,对武松打虎时喝的景阳冈美酒,倒是有比较多的描写,主要突出这酒的美味和度数高。

景阳冈的这酒有两个名字,一个叫“透瓶香”,一个叫“出门倒”,前一个突出这酒好喝,后一个突出这酒有劲。综合武松整个喝酒过程来看,这酒度数应该不低,绝对比今天的啤酒什么的度数高,也比寻常的黄酒要高,估计得有三十度左右。

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酒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十分自信,来来往往的客人,只要喝这酒,就没人能够喝过三碗的。一碗酒是多少呢,这个我还是比较有经验的,因为我在自己家里喝酒,特别是喝啤酒的时候,喜欢用碗喝,一般来说,一瓶啤酒如果是倒满的话,大碗倒不了两碗,小碗可以倒两碗,一碗酒应该在半斤到一斤之间。这个量,对于一个稍微有点酒量的人来说,如果是啤酒的话,那喝个三碗那就跟喝水差不多,完全没有感觉。就算是十几度的黄酒,对于酒量好的人来说,也是不在话下的。既然这个店家这么自信,人人都是三碗不过冈,那么这个酒的度数估计在三十度往上了。只有这样,除非酒量特别好的人,否在不管是一斤半三十多度的酒还是三斤,一般人还真承受不住。

从武松的反应来看,这酒的度数绝对也不低。武松喝了一碗以后,给出了一个回馈,“这酒好生力气。”武松是一个无酒不欢的好汉,他喝的酒不计其数,酒量也很大。既然连他都说这酒好生力气了,那说明这酒真的劲挺大的。今天那些爱喝酒的人,如果喝个三四十度的白酒,根本不会觉得劲大,起码上个五十度,才能说有点劲。

实际上,在元代的时候,蒸馏酒已经出现了。《水浒传》虽然讲的是北宋年间的事情,但是作者施耐庵却是元末明初人。施耐庵并没有什么历史、地理概念,他对这些基本都是随口就来,就好像水浒里有许多官制、地理等等都是很不严谨的,对于酒水一块,自然也是他怎么乐意就怎么写了。何况在施耐庵年间,蒸馏酒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玩意了,所以按照他的设想来说,水浒里出现蒸馏酒很正常。

不过蒸馏酒的制备显然要比普通的米酒黄酒复杂的多,要经过反复蒸馏,提高度数,同样的体量,度数增高很多倍,价格自然也上去了。店家曾经说一句“虽然是村酒,但赶得上老酒的味道”,实际上就说他这酒非同一般,跟一般老百姓喝的村酒不一样。像武松这样的,估计平时喝的可能也就是类似黄酒的东西,而景阳冈的这酒明显不一样,应该就是蒸馏酒了,所以才能博得武松赞叹。不过限于当时的技术,应该也就是三四十度,不会像今天可以有个五六十度。

武松赞叹了一句这酒劲大,店家马上就来精神了,立马夸赞自家的酒有多好,多么厉害。但武松这人显然不是唬大的,他做事一定要尽兴。于是武松开启了胡吃海喝的模式,很快店家倒的三碗酒就喝完了,两斤牛肉也吃了大半。显然,武松喝着这酒很对胃口,于是就又问店家要酒,店家拗不过武松,就三碗三碗的又上了两次,这样武松就一共喝了九玩,又加了两斤牛肉。这个时候,店家就不想再给酒了,因为他们看武松膀阔腰圆一个大汉,怕他醉了扶不动他。武松正喝着高兴呢,一看不给酒就怒了,直接问有多少都上来,不然就把店给砸了。店家也是害怕,就把剩下的酒一共六碗都倒满了。就这样,武松前前后后喝了十五碗酒。

这个酒量就有些惊人了,就算是半斤一碗,也有七八斤了。而且前面也解释过了,这个酒的度数起码有个三十度,不要说是酒了,就算是水,喝这么多也够呛,再加上四斤牛肉,武松这个食量,的确也对得上他的天生神力。

很显然,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武松是一个文学人物,自然不能拿看待普通人的眼光看待他。正因为吃了四斤牛肉,再加上十五碗好酒,武松才有足够的力气打死老虎。如果是空着肚子遇到老虎,恐怕武松要成为老虎口中餐了。

武松在景阳冈喝酒为何用十八只碗,而不是用一只碗喝够?难道就是为了艺术效果?

《水浒传》里的酒是草莽英雄的血性,武松喝酒必须豪爽、痛快,汁水淋漓,方显男儿本色。一口气喝干十八碗酒,写出了武松的好酒量,好勇斗狠的真性情,也给景阳冈打虎平添了几分酒意的浪漫。

换个镜头,一个店小二提着一只壶站旁边,武松喝光一碗,他拿过去添上一碗,好像富家翁坐在酒楼里消磨时间,喝了一杯又一杯,则豪气散尽,也不符合武松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性格。

为什么刘姥姥进了大观园喝茶就叫牛饮,《红楼》里的姑娘太太们就叫品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当然,武松喝酒必须用十八只碗,除了艺术手法上的夸张,丰满人物性格,还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水浒传》位列四大名著,不仅仅是故事讲得精彩,也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包括中国传统的酒文化。

酒,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不只是一种饮料,饮酒作为酒文化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讲究。文人雅士可以独酌、浅酌,像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把酒问青天,酒不醉人人自醉。高人侠客是狂饮痛饮,所以荆轲接过太子丹递来的酒杯,一饮而尽后碎杯于玉阶,风萧萧中踏着易水远去。

《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都是落草为寇的江湖儿女,相聚、分离、上阵、壮行……酒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血液,成为标配,风流浪漫的酒神精神,也让这些草莽英雄的豪侠忠义充满光辉。喝一碗酒,摆一只碗,最能凸显这种酒文化的特色。所以,时至今日,一些饭馆还在流行喝摔碗酒,被大家引为时尚。

其次,符合故事发展的前后情节。景阳冈这家店招牌上写的清楚——三碗不过岗,武松进门时候,店主也解释了,他家卖的是陈年好酒,一般人三碗都喝不了。因此之前可能没有出现过一次喝光一坛酒的消费者,估计但凡有人来,小二一律倒上三碗就飘然退下,客人也知道厉害,喝光了就走人不多啰嗦。到了武松这,他是先倒三碗,再倒三碗,又倒三碗,慢慢倒满了一桌子,数一数,一共已经是十八碗,而不是说非要故意用上十八只碗。另外,武松是酒喝的越多,事儿办的越大的好汉,自己也以酒量好为荣。眼看一只只老碗都被喝空,激发他的豪气,也更能满足他的虚荣心,也为下文醉打猛虎做足了铺垫。

此外,古代的酒基本上都是粮食酒,酒精度不高,所以叫水酒。当时的酒可以以碗论,也可以以桶论,以坛论,古书里动不动就写谁喝了几大碗,几大坛,十分常见。

所以,武松在景阳冈喝酒这些碗,就是计量单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酒瓶,卖酒的人没理由会在刚用过的碗中再续酒,这样不方便计算,也容易引起争议。当时武松不也怀疑店家会忽悠他住店么,双方还为此起过一点口角,所以喝一碗酒用一只新碗更合情理。

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酒,外加两斤熟牛肉,正常人的胃一次性能塞这么多东西下去吗?

武松这个量,说实话,如果是现在一个强壮年轻人,吃两斤熟牛肉,再喝十八瓶啤酒,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何况武松这样天生神力的壮汉。

现在在头条上经常看到有些描述过去某些老一辈人饭量有多大的话题,会引来一片质疑,但实际上那些描述大多数都是比较真实的。哪怕是现在也有大胃王吃播的视频,不论个头大小,总有一些人特别能吃。

我初中时候有个同学就挺能吃的,个头不高,排队的时候总是最前面,撑死也就一米六,也不胖,不过身体比较结实,他的饭量就很大。比如当时出去吃拉面,成年人一碗就饱,他可以吃四五碗。早上起来吃豆浆油条,我们两根就够了,他要吃十多根。这些都是亲眼目睹的,做不得假。这人要说有什么特别,那就是力气很大,跟他身体不成正比。

四五碗拉面就不止两斤了,当然他没有喝酒,不过对能喝酒的人来说,喝低度酒就跟喝水差不多,根本不占胃口。

实际上好多能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特点,要么体型超大,要么力气很大,而武松,则两者兼具,他饭量大丝毫不奇怪。

首先说武松体型,身高八尺,膀阔腰圆。武松的身高,要比那时候的正常人高百分之二三十。比如水浒里美男子燕青,就是六尺身高。而体重方面,武松要比燕青什么的大许多。武松并不是一个瘦高的竹竿,而是粗壮的大汉。

除了体型庞大之外,武松天生神力,单单徒手打死老虎来说,武松起码就有千斤之力。后来徒手甩四五百斤巨石一丈多高再轻轻接住,这份力气起码不下于一头巨牛。

体型大又有力气,这种人是最能吃的了。实际上两斤牛肉对武松来说也就吃个半饱。就算是一个普通男青年,在今天吃火锅牛肉,也能吃个两斤,吃干切牛肉片,吃个一斤多也是十分轻松的。再后面武松大闹飞云浦的时候,施恩就送了他两只烧鹅,一只烧鹅怎么也有四五斤,去掉骨头肉怕也要三四斤,武松不声不响就吃了两只烧鹅,这个才是他的正常饭量。

而十八碗酒这事,对武松来说也是小菜一碟。到后面,武松受施恩所托,要去打蒋门神,他提出一个要求,去的路上遇酒家就要停下喝酒,那一家家喝下来,可不止十八碗,后来还不是轻松胖揍蒋门神。

对现在能喝酒的人来说,一次喝十八瓶啤酒也不是特别厉害的事情。武松那十八碗,若论体积,恐怕还没有十八瓶啤酒多。

唯一值得探讨的,可能就是武松喝的酒的品类了,如果说是现在超过五十度的高度酒,那确实很厉害,十八碗肯定超过十斤。放在今天,谁要是一次能喝上十斤五十度高度白酒,那绝对可以称酒仙了。其实普通人喝半斤不醉就挺厉害,喝一斤没事的相当难得。

不过武松喝的显然不是高度白酒,因为那个时代不存在蒸馏酒,自然度数不可能那么高。那时候管喝酒叫吃酒,还有诗说“莫笑农家腊酒浑“,是因为酒里面带着粮食残渣,所以比较浑浊。这些酒有个特点,普遍度数低,高一些的跟今天黄酒差不多,低一些的可能也就啤酒度数。按照武松的体型来说,十八碗酒也算不了什么。

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一看武松喝十八碗酒,吃两斤牛肉就感到吃惊呢,其实跟现在人的饮食习惯和运动量有关系。现在人和古人不一样,正常吃饭是一日三餐,中间还多夹杂零食,有不少人又高又胖,看他吃正餐的时候好像吃的也不多,实际上能量是守恒的,如果一个人体型很大,必定吃的不会少,只不过有些人进食时间很分散,可能正餐吃的跟普通人一样多,但是平时各种高热量零食就没断过,所以他们吃的不多仅仅是看起来而已。而古人呢,基本上一天也就吃两顿饭,如果长期赶路,可能一天就一顿饭,更不会有什么零食补充。这样一来,单餐用量肯定要大一些,像武松这种大汉一顿饭吃许多也就很正常了。

跟古人相比,现在人的活动量也要小很多。现在特别能吃的人一般都是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这种人饭量基本上都很大,而且还需要吃肉,这样才足够支撑日常作业。像水浒里的武松,虽然不事生产,但是打打杀杀不断,十分消耗体能。看武松行走江湖,几百里上千里都是靠两脚走路的,能量消耗很大。就像现在的拳击格斗,只要几分钟功夫就能让一个专业选手体能急速下降,何况是武松那样的经常生死搏杀的人了,他的活动量绝不是普通人可以比拟的,对食物的需求大是理所当然的。

在水浒中,几个大汉的食量都是很大的,除了武松,像鲁智深、李逵等人也都是很能吃的。对他们来说,十八碗酒加两斤牛肉就是小菜一碟,一顿饭两只烧鹅才是他们的正常伙食。实际上,不要说他们,一个普通的年轻人,如果经过专门的训练,胃口也会越练越大的。我们的胃有很强大的伸缩性。比如说普通人的胃没有进食的时候也就五十毫升容量,但是如果吃很多,可以轻松达到一千五百毫升,可以扩大几十倍。这还只是针对普通人而言,如果是那些天赋异禀的人,胃口比这个还要大许多,吃个几斤肉,喝个十多瓶低度酒,这都不是事儿。

不得不说,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水浒是小说,在某些地方有夸张的地方,比如武松徒手杀虎。但是在某些方面,又源于生活,就武松的饭量来说,还是比较写实的。

武松真能吃下二斤牛肉、喝下十八碗酒吗?

说实在的,武松一顿饭才吃二斤牛肉,喝十八碗酒,跟古代的大胃王们一比,差得太远了!

古人记载,有个叫申香的人,身高一丈八尺,人高马大,又特别能吃。他一顿饭能吃一石粮食,吃三十斤肉。

根据王力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这本书介绍,一石在汉代有120斤,一斤相当于今天的250克,也就是汉代一斤,相当于现在的半斤,如果按照汉代算,此人一顿饭吃了60斤粮食,15斤肉。

这也太夸张了。

当然,记载这个大胃王的是清朝人,清朝一石相当于现在的28公斤,跟汉代的60公斤差不太远,即便如此,一顿饭吃了28公斤粮食,也已经匪夷所思了。

此人一顿饭还吃了15斤肉,按照清朝一斤相当于现在的590克,所以算一下,此人一顿饭吃了现在的8.85公斤肉,约等于现在的17.7斤肉。

相比之下,武松才吃了2斤牛肉,简直是大巫见小巫。武松跟他比差远了。

由于这个申香记载不够详细,没有籍贯,我们暂且不论,这个清朝人记载的另一个大胃王可就详细多了。

在山东潍坊,有个儒生,叫周七,此人天生肚子饿,再加上家里贫穷,从来没吃饱过。邻居家可怜他,曾经给他饼吃,结果这货一口气吃了六七斤。

比《大宅门》里的郑老屁还牛逼。用白景琦的话说,别说你们家穷了,就算不穷,也能把家里吃穷了,郑老屁一天三顿才吃五六斤饼了。

这个周七一顿饭就吃六七斤饼。照这个吃法,地主家也能给吃穷了。

还好,古人有先见之明,一天就吃两顿饭。

这个周七还有更绝的。

大家都听说过山东大煎饼,其做法《舌尖上的中国》曾经详细报道过,都是用杂粮磨了面做成的,所以也叫杂粮煎饼,这种煎饼,做好以后,撒上水,摞起来,能保存很久,可以当干粮吃。

一天,周七的老婆在家做这种煎饼。周七闻着香味,跟着一边看一边吃。他老婆做好一张,他就吃一张,你猜怎么着,这家伙一口气吃了半斗粮食的大煎饼,也数不过来多少张了。

按照清朝一斗约等于现在的12.5斤。这个周七一口气是吃了六斤半的煎饼。

然后,他还没吃饱。为什么不吃了?因为他媳妇不让他吃了,说别他妈的再吃了,给孩子们留一口吧。

由于周七吃的多,人高马大,所以也力大如牛,村里都叫他野牛。

这些都是小人物,名不见经传,那有没有历史上的大人物,也是大胃王,比猪吃得还多的?当然有了!

清朝乾隆时期,修撰《四库全书》,其总裁官里,有个叫曹秀先的翰林,曾担任国子监祭酒和礼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行走,内阁学士。乾隆皇帝御赐他“紫禁城骑马”,这在清代可是难得的荣耀。

此人也是个大胃王。

清朝紫禁城没有祭祀活动,总会把那些祭品赐给王公大臣和侍卫食用,什么鸡鸭牛羊冷猪肉等等。

大家知道曹秀先能吃,好吃肉,有人就会把自己得到的冷猪肉烤全羊等等,送给曹秀先吃。

有一次,宫里又赐肉吃,有一个人得了一支羊乌叉,其实羊乌叉是蒙古最硬的一道菜,咱们现在叫烤全羊。这个人就把羊乌叉送给了曹秀先。

当时曹秀先坐在轿子里,也不下轿,拿出刀子就在轿子里片着羊肉吃。一边片,一边回家,等到回到家,这只羊的羊肉也被他片干净了,只剩下一副羊骨架子了。

你想想,皇家祭祀的烤全羊,个头能小吗?羊肉能不肥吗?这只羊的羊肉得多少斤?

搞笑的是,此人给乾隆皇帝写奏折,也不忘了提自己喜欢吃肉,意思是,皇上,你们家的肉,以后多赏赐给我点!

曹秀先看起来还算个清官,所以家里不算富裕,毕竟修《四库全书》不是什么肥差,因此他做不到天天顿顿都吃肉。

为此,他想吃肉了,就派家人去买牛肉吃,一次买四五斤牛肉,一顿吃完,解解馋。相比之下,武松才吃二斤牛肉,不算什么!

这个曹秀先,是个书生,看起来很儒雅,可是一看到肉,就儒雅不起来了,不但大流口水,而且他的喉咙还会发出怪声,咕咕咕的,就像猫见了老鼠。

无独有偶,另一位主持《四库全书》的大才子纪晓岚纪大烟袋,也喜欢吃肉,而且八十岁了,一天还能吃几十斤肉。

纪晓岚不但能吃肉,而且一日三餐吃肉,连米饭杂粮都不吃。不知道他是怎么活到八十岁的。

纪晓岚不但能吃肉,而且特别好色,一日不御女,就双眼爆裂发红,非得找两个女子泄火不行。估计是吃肉太多吃的,你想想,一天三顿,几十斤肉,谁受得了?

因此,野史记载,乾隆皇帝还赐给他两个宫女为妾,被称为“奉旨纳妾”。